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辽宁省一级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股骨折患者炎症因子影响探讨
胡波;裴昌录;李小川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 活血祛瘀, 股骨骨折, 围手术期, 中药治疗, 炎症因子,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红花黄色素对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炎症因子影响,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改变股骨骨折炎症因子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1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共计66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研究治疗,即A组22例,采用田七丸进行治疗,男16例,女6例,患者年龄结构为19~44岁,平均年龄(31.32±7.11)岁,骨折时间为1.5~24.4 h,平均(8.9±6.11)h;B组22例,采用可塞风联合田七丸进行治疗,男14例,女8例,患者年龄结构为21~42岁,平均年龄(30.89±6.52)岁,骨折时间为2.8~25.2 h,平均(11.24±6.89)h;C组22例,针对本组患者的治疗,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进行治疗,男14例,女8例,患者年龄结构为22~44岁,平均年龄(32.23±9.01)岁,骨折时间为4.3~28.8 h,平均(13.25±7.01)h.临床针对患者骨折治疗,采用股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2例,剩余44例均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介入治疗过程中同时加入药物治疗模式,针对A组患者药物治疗给予口服田七丸,每次5 g,2次/d;针对B组患者药物治疗给予口服田七丸,每次5 g,2次/d的同时,进行可塞风8 mg肌肉注射治疗,1次/d;针对C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在使用口服田七丸,每次5 g,2次/d的同时采用红花黄色素100mg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250~30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上述药物治疗模式全部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次日开始进行,对3组患者的静脉血采样时间分别为手术前(2、7d)及手术后(8~12 d)凌晨6:30分进行,针对患者血清中IL-6、TNF-α炎症促使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免疫学度量法分别进行测定,对异阶段性的所得IL-6、TNF-α测量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未进行药物治疗前(即患者入院第2天),对比3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血清IL-6、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加入药物治疗后(即入院第7天),患者血液标本中的血清IL-6、TNF-α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入院第2天、第7天以及术后第7天患者血液标本中的血清IL-6、TNF-α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7天及入院地7天患者血液标本中的血清IL-6、TNF-α含量对比,A组与C组差异明显(P<0.01),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炎症因子抑制与清除,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推荐临床使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