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84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3/R

邮发代号: 8-1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辽宁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辽宁省一级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陈莹教授从肝脾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疾病,是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的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导师陈莹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同时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故通过补肾健脾、养肝安神来缓解本病诸多症状,从而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4- 05

  • 王翠霞教授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经验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时甚则剧痛昏厥.吾师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为多见,治疗上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祝功捷 刊期: 2014- 05

  • 马进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血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属中医“血证”范畴.该文论述的血尿是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其病因病机复杂,病情缠绵难愈.马进教授对该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肾性血尿以脾肾气阴两虚为发病之根本,临床在健脾益肾、益气养阴的基础上辨证论治,灵活前方用药,疗效确切.该文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作者:林笑晨 刊期: 2014- 05

  • 赵刚教授补脾益肾软坚散结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

    赵刚教授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以中医辨病辨证思路为依托,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以补牌益肾、软坚散结、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根据患者症状及临床特点,随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唐君 刊期: 2014- 05

  •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审方环节在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方剂中存在的问题,谈论该工作的改进策略.方法:以我院中药饮片的调剂部门所设立审方人员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根据审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当前改进审方工作的策略.结果:通过对审方工作进行深入探析,发现处方存在药物与诊断结果相偏离、使用剂量不符合实际用量要求、炮制煎煮方法错误、药物重复使用等问题.结论:审方工作作为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关键的一环,可以及时......

    作者:赵兴裕 刊期: 2014- 05

  • 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研究

    流化床包衣这一方法实用性较强,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底喷是按流化床喷液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其中一类,该文着重讲了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通过举例进一步介绍了此技术的应用,另外还提及了此技术的两大缺陷以及克服缺陷后的新进展.......

    作者:李祥璐;田源;袁天荣;徐文 刊期: 2014- 05

  • 基于ISM的食品安全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苏丹红”“瘦肉精”“三氯氰胺”“砷”等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保障食品安全是服务型政府实现目标的主要职能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政治问题,关乎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该文将对食品安全进行一般理论分析,通过阐述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来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找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作者:陆碧峰;高山 刊期: 2014- 05

  • 中医学科学性本质探讨

    中医经过上千年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医学的科学性;而现代科学由于自身方法论的局限,看不到结构联系基础上形成的功能整体,不能证明中医学的科学性.现代科学一直在追寻生命是如何形成的,生命的本质,但是一直在追寻中,这是其方法论的局限所致;而中医学是在功能和结构矛盾关系的物质整体上研究生命研究人体,是在结构联系的基础上研究生命的功能,指出了生命的本质,物质的功能属性取代结构属性成为主体.从这方面说,中医学......

    作者: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14- 05

  • 《内经》“胃气”思想概探

    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家无不重视“胃气”,究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黄帝内经》.《内经》很重视胃气,全文共出现23次,在五脏六腑之气中排第二.推究“胃气”的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胃中的水谷精微,胃主通降的生理特性,胃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同时对“胃气”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胃气”在生理、病理、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方春平;刘步平;朱章志 刊期: 2014- 05

  • 尺脉与肾虚相关性研究

    在古代文献中,凭籍脉象确定病位者不在少数.古代医家常把尺脉异常作为疾病定位在肾的依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左右尺脉沉取无力为肾虚”.本文以33例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脉诊分析研究老年人尺脉脉象特点并将其分类,然后询问各自肾虚症状的有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在临床实际中验证了尺脉与肾虚的相关性;并且通过临床实际治疗证实了尺脉随着肾虚治疗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揭示了尺脉与肾虚治疗变化的动态关系.......

    作者:汪卫红;张庭立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