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84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3/R

邮发代号: 8-1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辽宁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辽宁省一级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眩晕患者中医辨证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眩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3- 11

  •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应用体会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且西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则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础理论,运用益气固表的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加减化裁辨证治疗本病,其临床疗效显著,突显出中医药“治病求本”的优势所在.......

    作者:吴雨泓 刊期: 2013- 11

  • 从虚与瘀论治慢性盆腔炎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以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量增多,并有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形成包块为主要症状的妇科常见病机体脏腑功能虚弱与气血瘀阻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随导师临证之时,深悟导师从虚、瘀论治本病的理念,虚则补之,瘀者祛之,益气活血,病状自瘥.......

    作者:徐慧敏 刊期: 2013- 11

  • 《竹林女科证治》中黄芩妙用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竹林女科证治》为妇科专著,乃浙江萧山竹林寺僧代表作,内容以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书中用药精当,用方贴切.该文分析了《竹林女科证治》中黄芩的运用特色,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1)与黄连、黄柏、柴胡、白术、续断的配伍,突出各药与黄芩所配不同,差异甚显,功效各异,体现《竹林女科证治》用药之精妙;(2)选用类型时用“条芩”,炮制时用酒炒,显现......

    作者:喻小燕;周英 刊期: 2013- 11

  • 中风病从血瘀论治探析

    中风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凶险,常留有后遗症状,给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对其就有一定认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痛机立论颇多,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经验总结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发现从血瘀论治中风病临床疗效显著.故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血热血瘀、血寒血瘀四个方面论述中风.治疗常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补气、清热、温阳.......

    作者:于潇 刊期: 2013- 11

  • 利水方加味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心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个临床类型,其发生率逐年升高,且具有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等特点.本篇根据其发病特点,依据中医学理论,以培补脾肾、活血利水之法,经方化裁而成利水方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诊疗该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申夏 刊期: 2013- 11

  • 子午流注针法时间标准探析

    《内经》在医学史上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时间生物医学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天人相应”,理论基础源自于《内经》的子午流注针法,是临床上常用、有效的传统时间针法之一,其取穴的重要依据是时辰的干支,而时辰的干支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推算出来的,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标准来推算时辰,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关键.该文溯本求源,从《内经》中讨论古人关于太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中国历史上主要的记时制度来分析古代时辰的制......

    作者:宋洪涛;李志刚 刊期: 2013- 11

  • 生石膏临床应用探析

    生石膏临床常用于清解阳明内热.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对比中发现,“渴”是白虎加人参汤方证,而非白虎汤方证,因此治渴之功在人参,因其能健胃生津,而非生石膏,故一般所认为生石膏治渴的说法是错误的.生石膏有清透解热之功,故仲景表里双解的时候多用生石膏清里热,而非芩、连,因石膏清热而不碍解表,所以临床上只要见到口千、烦躁等阳明内热症状,皆可以加入生石膏,如小青龙加生石膏汤等?......

    作者:马家驹;吕国凯;谷晓红 刊期: 2013- 11

  • 补肾健脾法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封闭抗体缺乏导致反复自然流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健脾法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orrepetitivespontaneousabortion,RS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封闭抗体低下型RSA患者60例,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单纯淋巴细胞治疗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丈夫淋巴细胞皮下注射主动免疫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健脾中药,比较治疗前两组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

    作者:孙晶 刊期: 2013- 11

  • 母乳性黄疸阴阳属性转化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阴阳属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8例确诊母乳性黄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追踪随访,第3至8周每周至少随访1次.记录患儿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出生时窒息史、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每日喂奶次数、有无呕吐、大便情况、黄疸出现时间、经皮测胆红素值、口服退黄药物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等.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其中22例病程中曾由阳黄转化为阴黄.对此22例患儿(观察组)......

    作者:牟春笋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