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84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3/R

邮发代号: 8-1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辽宁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辽宁省一级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提高中医教学效果之我见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孙丽群 刊期: 2003- 03

  • 公外大班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众所周知,外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小班授课的教学效果和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近几年来,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由于师资短缺及配套教学设施的不完备等因素,使得大班外语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者:唐群;王瑶瑶 刊期: 2003- 03

  •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出现,当初是给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的教师们带来了些许的惊喜和企盼,而后在不断实验尝试过程中又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打击.......

    作者:孙艳秋;刘建平 刊期: 2003- 03

  • 《基础护理学》目标教学四环节

    ,抓住目标教学四环节,即:围绕目标备课;强调预习的重要性;重视课堂教学活动,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突出反馈矫正,是很好完成目标教学的根本保证.......

    作者:刘静茹;毛智慧 刊期: 2003- 03

  • 中西医对颈椎病的研究概述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以头、颈、肩、背、四肢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征候群.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人类健康,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据国内报道显示,70岁以上的人100%患此病.......

    作者:冉茂东 刊期: 2003- 03

  • 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祖国医学多将其归属于真心痛、胸痹心痛范畴,亦有称为胸痹心厥.中医药治疗AMI有独特方法及显著疗效,现综述于下.......

    作者:詹杰;杨积武 刊期: 2003- 03

  • 无脉症的超声诊断与中医辨证治疗

    无脉症是动脉系统疾病常见的一种表现,属于中医学脉痹、眩晕、痿证等范畴,是指当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出现的上肢供血不足症状,手指发凉、怕冷、苍白、麻木、疲乏无力、肌肉萎缩,体检时可发现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测不出或血压低等[1].......

    作者:于飞;陆恩祥 刊期: 2003- 03

  • 试论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

    作者:杨戈;林水淼 刊期: 2003- 03

  • 《红楼梦》人物的情志病解读

    浅析中的五个人物的情志病,可卿的羞郁交缠,黛玉的悲郁自怜,宝玉的情迷意痴,妙玉的凡心妄动,还有凤姐的机关算尽,对现代社会因竞争剧烈,人际关系复杂而致的精神情志类疾病日益增多的现象,应有着很好的警世作用.......

    作者:李姝淳 刊期: 2003- 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其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尤其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大学生,正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总结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该项工作的定位,并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这项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有所启示.......

    作者:王威;周文元 刊期: 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