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84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43/R
邮发代号: 8-1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辽宁省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辽宁省一级期刊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及作者好评。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基层实用为根本,及时报道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成果。重点为中医药高中等院校教师、学生及医药人员服务,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栏目新颖,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1.文稿要求:内容真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说理透彻,文字精练,具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字数在3000字以上。
2.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的词语。尽量不设副标题。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说明,如“本课题受XX基金资助(编号XXXX)”,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来。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XX市或县XX路XX号)、邮编。
4.摘要及关键词:文章必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要求以第3人称撰写200~300字为宜。并附3~8个关键词。有条件者,可将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
5.文章内容层次:一般按3级,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1,夹在段落内的序号用①②……书写。
6.文中图、表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均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本刊提供图、表单独铜版纸彩色印刷,费用另计。
7.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
8.数字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中的数字,古籍参考文献标注中的数字。
9.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内容资料、转摘、保密资料、文摘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中出现的次序号,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参考文献著录书写格式、间隔符号必须按照本刊规定:期刊:[序号]作者(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列出前3名后加“等”,作者之间加“,”).文题[J].刊名,年,卷(期):页.书籍:[序号]作者(作者数同期刊要求).书名[M].版次(如第1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要写全称),出版年:页.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原文献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10.文稿直接通过电子信箱投稿,并请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同时提供第一作者联系电话。投稿须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将其扫描成图片或拍成图片随文稿一并寄至投稿信箱。
11.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45天内发出录用通知至您投稿电子邮箱。凡2个月未接到采用或修改通知者,作者可电话咨询或将稿件另行处理。在规定时间内切勿一稿多投。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均被中国期刊网全文发布,稿酬均由本部一次性支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血小板与冠心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血栓多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表面损伤的基础上发生,主要由血小板组成;冠脉缺血后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导致血栓形成,对缺血后梗塞范围的扩展及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明雪;曹洪欣 刊期: 2002- 01
-
《伤寒论》汤剂用量、煎法研究
药物剂量与煎药法是方剂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临床治病,辨证施药,剂量得当,还需正确指导病人煎药,方能尽药之力.该文从药味用量、煎药水量、煎药时间等方面分析《伤寒论》汤荆用药特点与煎法,对于今天临床应用仍不失宝贵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久虚、大虚,或痼疾,或热重,用量宜大.病位以上焦为主者,药味少,总药量小.药物煎煮时间与总药量、煎药水量、药物性状、煎药火候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作者:陈少芳 刊期: 2016- 07
-
论骨和髓的阴阳五行属性及与肾的关系
骨之性质地沉重而刚坚,其五行特性与金相接近,按比类法,骨的阴阳五行为阳金,在天干为庚;骨髓红色部分为血,按推演络绎法,红色骨髓的阴阳五行属性与血同,则为阴火,在天干为丁.故骨、骨髓与肾的五行关系主要为戊癸合化火→火生土→土生金,则肾精和水谷之精化生骨髓和肾阳以温养骨质.......
作者:李景祥 刊期: 2005- 01
-
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神经内分泌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可能作用的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温阳方汤剂口服+标准化西药治疗及单纯标准化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及神经内分泌指标NE、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NE、IL-18水平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组......
作者:汤琪;李淑艳;严夏;王大伟 刊期: 2012- 09
-
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肺癌中央肺动静脉的侵犯及中药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评价中央型肺癌对中央肺血管侵犯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病变在肺门区、术前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SCTA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肺门血管受侵分为5级,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以手术所见和病理观察为金标准,SCTA判断血管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高于横断面CT,分别为93.61%、84......
作者:孙全良;张文德;孙久山;赵宝英;孙维刚 刊期: 2009- 05
-
丹参多酚酸盐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丹红注射液)和B组(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和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结果:B组的治疗效果、心电图和血清细胞因子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有效......
作者:孙晓辉 刊期: 2014- 09
-
七白排毒凝胶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七白排毒凝胶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分别以水提法、醇提法提取七白排毒凝胶剂中的有效部位,以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水提取法中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出膏率的影响;以芍药苷为指标考察醇提取中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水提部位的佳工艺为提取3次,加水8倍量,提取1h;醇提部位的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3次,提......
作者:蒋德泉;姜英;宋鹏;程岚 刊期: 2016- 07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经验与实验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伴或不伴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展现出其独有的优势.该文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优势与特点,总结分析了近几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诊疗经验与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莎;刘华一 刊期: 2014- 08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近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本病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本病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本病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2-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克罗恩病12例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PACD)中西医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肛周克罗恩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论:肛周克罗恩病与一般的肛周疾病治疗不同,肛周克罗恩病治疗的总原则是要在内科治疗控制炎症的基础上行外科治疗,中西医并用治疗肛周克罗恩病效果满意.......
作者:孙宏普;牛丽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四君子汤加减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 2 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剌对腰椎问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
- 3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
- 5 陈实功《外科正宗》对中医外科学的贡献
- 6 自拟尿感清汤治疗耐药菌性膀胱炎50例
- 7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
- 8 赵刚教授补脾益肾软坚散结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
- 9 整体护理于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 10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崩漏96例
- 11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 12 《黄帝内经·素问》中虚词英译规律探析
- 13 论《温疫论》祛邪大法及其应用原则
- 14 功能性便秘的综合治疗初探
- 15 光动力学疗法中光敏剂初探
- 16 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分析
- 17 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 18 肉苁蓉多糖含量测定
- 19 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 20 当归补血汤对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影响